項目名稱 |
梁河回龍茶品質提升和整合開發項目 |
提報年度 |
2016年 |
項目主辦單位 |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
項目建設地點 |
德宏州梁河縣 |
建設性質 |
新建、改擴建 |
項目簡述 |
梁河茶葉種植歷史悠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加工技藝,茶葉產品“綠色、生態、有機、優質、安全、健康”,以其“釅而不濃、甘而不澀、清香爽口、韻味悠長”的獨特品質,深受省內外消費者的喜愛。本項目立足梁河生態自然環境,引進經營管理體系健全、實力雄厚的茶葉龍頭企業,整合全縣茶葉資源,建設高原特色有機茶基地,推動梁河茶葉規?;?、標準化種植,實現梁河茶葉品牌提升。 |
項目實施依據 |
《茶葉生產企業場所與設備條件》(DB33/T 627—2007) 《標準茶園建設技術規范》(NY/T 2172—2012) 《農業部標準茶園創建》 《科技部生態有機茶園建設》 《有機茶產地環境條件》(NY5199--2002) 《綠色食品標準化茶園建設技術規范》 《國家農開辦有機茶園科技示范》 |
項目在本地區的作用和地位 |
通過開發推廣有機茶,可大大提高茶資源綜合利用率,豐富茶葉產品,延長茶葉產業鏈條,增強茶葉產業整體實力,帶動茶葉產業發展,直接促進茶農增收脫貧,而且發展茶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
建設地點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情況簡述 |
梁河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立體氣候明顯,平均氣溫18.4℃,年均降雨量為1436.7毫米,全年無霜期288天,年日照時數為2341.4小時。氣候具有春夏秋時間長冬天寒冷天氣少、年溫差小、日溫差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等特點,適宜發展農業和林業等產業。2014 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7.21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9.65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4億元,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02億元,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5億元,實現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8557元,實現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 |
項目建設內容 |
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茶園土地整理、茶園道路建設、茶園水保設施建設、茶園防護林種植、茶樹種植、苗期茶園管理。 建設規模:改造2萬畝茶園,改進茶葉加工技術 占地面積:50畝 建設年限:2年 |
項目建設地施工條件 |
建設地交通便利,設施齊全,實現三通一平,施工材料均可在當地采購,具備施工條件。 |
項目主要原料、燃料、電力及其它原材料供應情況 |
主要原材料的資源及可利用狀況: 項目主要原料為當地收購,2014年底,全縣共有茶園總面積5.22萬畝。 輔料、燃料的資源及可利用狀況: 梁河縣水利資源比較豐富,境內有兩江一河,屬山區性河流,水能蘊藏豐富,初步查明,平均年產水量72.14億立方米,其中:年過境流量36.55億立方米,自產水量35.86億立方米。目前全縣水電裝機容量22萬千瓦,已建成水電站12座,規劃和新建3座110千伏變電站為主要輸變電系統,架設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375公里,形成比較完善的供電網絡,電力資源供應充足。每立方營業用水、施工用水2.40元/立方米,農業生產用電0.452元/千瓦時。 勞動力資源及可利用狀況:2014年,梁河縣總人口15.8萬余人,梁河縣屬典型的農業縣,城鎮居民可就業率低,農村剩余勞動率大;人工每月平均工資在1500元—2000元,與內地相比成本僅為內地人工成本的50%左右。 |
交通運輸情況 |
梁河縣地處德宏北大門,作為德宏州交通樞紐咽喉地帶,境處騰沖、龍陵、芒市、隴川、盈江5縣(市)之間,東距省會昆明690公里,南經潞梁二級公路至德宏州州府(芒市)110公里;北經騰梁二級公路至騰沖市40公里,距騰沖機場50公里;西經騰隴二級公路至瑞麗160公里。作為連接騰沖與瑞麗的必經中轉站,隨著擬建鐵路的開通及西部大開發的推進,橋頭堡建設和瑞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不斷深入,梁河縣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 |
工藝技術方案簡述 |
本項目主要對原有茶山進行改造,加強管理,提升產業品質,包裝推廣茶葉品牌, |
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及進展情況 |
梁河已被列為云南茶葉生產重點縣、優質原料基地縣、優勢農產品基地縣、優質種苗基地縣和高原特色基地縣之一。項目嚴格按照《標準茶園建設技術規范》(NY/T 2172—2012)、《有機茶頒證標準》、《茶葉生產企業場所與設備條件》(DB33/T 627—2007)、《有機茶產地環境條件》(NY5199--2002)進行建設,改良2萬畝低產茶園,新建2千畝標準生態有機茶園,建設標準化生態茶加工廠。 |
項目可享受的優惠政策 |
《中共德宏州委 德宏州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決定》 《中共德宏州委 德宏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 》 《中共德宏州委 德宏州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決定》 《德宏州人民政府關于在全州開展優化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 |
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的初步評估 |
該項目為綠色產業項目,在生產上遵循了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進行生產。對環境保護不僅不存在負面影響,而且將有力的推動綠色產業的發展。 |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
項目總投資約25354.58萬元。 籌措方式:自籌 |
產品或服務的市場預測及分析 |
梁河茶葉產品主要銷往昆明、廣州、湖南、安徽、廣西、西安、甘肅等地,全縣共有茶葉企業(公司)在昆明、廣州、湖南、安徽、廣西、四川、上海、西安等地設有“梁河回龍茶專賣店”25個,產品主要以綠茶、普洱茶、紅茶等為主。茶葉產品以內質優異和色香味獨特,深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中高檔綠茶產品市場供不應求,價高暢銷,好茶好價,優質價高的“質量效益型”市場機制基本形成。 近年來主要以生產適銷對路的梁河回龍小包裝炒青、烘青綠茶為主,同時農業部門大力為企業、茶商無償提供產品信息、加大產品宣傳力度等措施,通過“牽線搭橋”引進外地茶商到本縣設點收購,使得中高檔綠茶產品以品質優異和色、香、味獨特深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高檔綠茶產品市場格外暢銷。2014年茶葉產量2800噸,銷售收入1.68億元,其中:精深加工小包裝產品800噸,產值1.12億元,平均140元/公斤,其余2000噸主要以原料進行銷售,產值0.56億元,平均30元/公斤。梁河“回龍磨鍋綠茶”、“回龍烘籠綠茶”、“梁河土司貢茶”等在傳統手工加工工藝的基礎上,采用傳統手工加工工藝與現代機械加工工藝相結合,產品包裝等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中:精制小包裝高檔綠茶市場售價達2400元/公斤,梁河極品紅茶2800元/公斤。好茶、好價、優質、優價的種植、生產、加工、銷售體系正逐漸形成和建立發展空間。 |
初步經濟效益分析 |
|
合作方式 |
未選擇 |
聯系方式 |
聯系單位: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